心理學的教育改革-主題論壇
心理學的教育改革:學習歷程與社會實踐
主持人:劉兆明
與談人:夏林清、李維倫、蔡志浩
本論壇先由三位與談人引言,再邀請現場參與者回應與討論。
夏林清教授將先談心理學工作者的社會介入對心理學知識的反思以及學生學習歷程的反饋作用,探討心理學的知識結構是否能在與國際心理學共享知識的同時,兼具台灣社會的特色? 這和心理學教與學的課程實驗息息相關,包括心理學教師是否自覺自身去歷史化與去社會脈絡化的問題? 大學教師對人數多於研究生的大學畢業生在台灣社會內部的謀生與發展是否關切? 以及碩博生落地生根(深耕)的真實處遇和精微專業實踐知識的關係是如何? 這些問題的反思,指向課程實驗是到了該各具特色的時候了!
李維倫教授的分享主題是「心理學的學術學習與專業學習:兩者到底差多遠?」。依循後實證主義知識論,心理學做為一門科學學門的知識目標,並非在於解決生活世界中的現實問題,而是提出理論模型來處理「數據」。然而接續邏輯實證論之維也納學派的建構實在論已經表明,學院中所建構的理論反而需要生活世界中的行動來賦予意義。換言之,目前以學術理論研究訓練為主流的心理學教育不僅在現實上而且在知識論上與心理學的專業行動無涉。事實上,專業行動的成熟來自完全與理論研究不同的處境學習徑路。因此,將心理學教育的學術學習與專業學習之差異揭示出來,將有助於心理學教育變革的討論。
最後,由學術界進入實踐場域的蔡志浩先生將從生命結構的轉變談高等教育的未來。當社會結構的改變跟不上個人生命結構的改變,就會出現結構落差。二十世紀末,高齡人口首先體驗到結構落差。他們的身心健康且能力良好,但唯一能對映的社會角色就是退休。來到二十一世紀,年輕人也開始受結構落差衝擊。在單一機構穩定升遷直到退休的生涯路徑,正快速消失。結構落差帶來的壓力會推動個體與社會的改變。在個體的層次,因為生活型態持續改變,在新的生活型態中持續學習會獲得新的專業能力。持續更新的專業能力持續改變工作的型態,為個體帶來新的生活型態。如此循環不已。生活、工作與學習,三者是整合的。我們的教育與工作環境必須能夠跟上世界變化的速度,並適應新的的生命結構。而當個體的生活變得更有彈性,社會結構也必須變得更有彈性。
活動資訊:
時間:10/18(星期日)上午10:45~12:15
地點:台師大教育學院大樓201演講廳
與談人:
夏林清:心理學工作者的社會介入對心理學知識的反思
李維倫:心理學的學術學習與專業學習:兩者到底差多遠?
蔡志浩:從生命結構的轉變看高等教育的未來
台灣心理學年會活動網址http://140.122.118.46/tpa2015/CH/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