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在台灣末期醫療決策討論的臨床現場,病人自主是否確實被適當維護。從文獻回顧以及臨床觀察可知,源於西方個人主義取向自我觀的自主概念,難以完整描述臺灣長輩在臨床醫療現場的自主性展現。近代的臺灣社會,既有華人儒家文化的傳統,也受西方文化的諸多影響,生長其中使人帶有不同程度的個人取向以及社會取向之自我觀。病人真正認可的自主為何,需要個別化地認識與探究。本文回顧自主概念與不同文化的自我觀,說明女性主義的關係自主與東亞儒家哲學的自主原則,因為考量了「關係脈絡」,皆有助擴充個人自由主義式自主概念的不足;同時,也提醒此兩主張雖然都強調「關係脈絡」的重要性,但他們關注的主體不同,前者仍以個人為主體,而後者則以家庭為單位,此一差異源於兩者背後不同的自我觀。有鑑於對病人之自我觀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是以適合其文化背景維護其病人自主的必要前提,本文最後回到醫病互動脈絡下看自主議題,並對臨床工作者提出建議。
<華藝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