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文 台灣大學心理系
過去研究顯示,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具有正在改變與不易改變的部份。然而,此類研究發現卻缺乏一致的理論說明。本文認為:經驗研究的發現必須置於理論的脈絡中加以解釋,其意義才能彰顯。因此,本文從社會表徵理論與「行動理路」的觀點,在理論上探討社會價值的形成與變遷,以及文化分析與社會心理研究的關連。再自儒家「庶人倫理」的結構理路論述華人的家庭價值觀,並重新分析解釋「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實徵資料。研究一結果顯示:(1)當代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含有兩個因素成分:「情感因素」與「規範因素」。此兩項因素的意義,可以從民眾對傳統儒家思想中「仁」與「禮」的社會表徵來理解。(2)年輕者較年長者重視「情感因素」,而年長者則較年輕者重視「規範因素」。由於文化中的各種成分常是互相關連的,而家庭是華人最重視的社會團體,並且華人又傾向以所屬群體作為工作成就動機的來源,本研究推測:華人努力工作的態度會與家庭價值具有正向的關聯。研究二根據實徵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家庭價值中的「情感因素」和「規範因素」都與「勤奮工作」具有顯著正相關。(2)家庭價值各因素與「休閒價值」或「個人成就」都無顯著相關。此結果符合本研究的推測。
關鍵字:家庭價值、社會表徵理論、儒家倫理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