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蓉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
呂碧鴻 台灣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疾病,但因疾病初期具無症狀之特性,導致患者不明確的身體知覺與判斷偏差。研究目的欲探討高血壓患者焦點注意生病的線索時,偏向內在或外在的線索,對個人生病行為如認知評價、因應與遵從醫囑等行為以及情緒後果是否有不同的影響。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本態型高血壓患者,經由質的資料收集與內容結構分析24位患者,發現第一種型態為注意內在線索的患者,以內因解釋高血壓,有身體化的擔心與沮喪情緒;因應方式較謹慎。第二種型態為注意內、外線索的患者,個案其會因對高血壓線索的確定性與嚴重性評估,影響個人對病症的擔心及服藥的焦慮;當個案對症狀或血壓的因素越明確,並接受客觀資訊時(例如血壓計的數值),個案就越容易聽從醫師的說明與醫囑。但是,當不確知的歸因線索越多時,加上症狀持續出現,個案會感到更多對身體的擔心,甚至在吃藥後都會擔心副作用,害怕醫師開的藥不適合。第三種型態係從外在尋找身體症狀之線索,因此,容易尋求外在調節與控制。第四種型態屬於不自覺型,這類型病人多半因為其他原因(如健檢、感冒等)在門診中被醫師發現,主動求醫的意願低,也因為他們無法根據具體線索解釋身體症狀,故因應意向是四種型態中最低的。
研究建議為需參照個人注意收錄的內、外線索,以及相對於客觀醫療知識的正確觀念,個人對病症的確定性與嚴重性評估等社會認知訊息,才能更準確預測個人生病因應與情緒變化。

關鍵詞:注意焦點、生病行為、身體化擔心、內在與外在線索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