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世明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 臨床心理學系
夏淑怡 東華大學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研究所
邱宗怡 台南藝術大學 音像紀錄研究所
王英偉 花蓮慈濟醫院 家庭醫學科
王淑貞 花蓮慈濟醫院 護理部
謝侑書 花蓮慈濟醫院 社工室
本文的目的在於展演如何將影像記錄,運用在臨終心理諮商的實務工作中。臨終心理諮商是一個新興領域,如何發展適合臨終病人的諮商方法,是臨床實務上的重要議題。影像具有超越語言,直指存在核心的能力,能成為末期病人產生體悟與促發療癒改變的重要媒介。將影像紀錄運用在臨終心理諮商工作,是伴隨本土化心理靈性陪伴模式(心蓮模式)的發展,而逐漸具體成形。此模式依循的理論概念包括:尊重生命的自然法則,將臨終病人的自我轉化視為一個回歸的旅程,以及將臨終歷程視為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臨終心理諮商的目標,在於營造一個具有轉化能力的能量場,協助病人進入轉置狀態,使得病人能在朝死而生的生命時空中,繼續發展。影像記錄能夠運用在臨終的個人、家庭和團體心理諮商。影像運用的八個面向包括:具體化病人未來生活的可能性,調節病人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提升有限生命的意義,促發對生命難題的討論,提供家屬一個觀看的位置,深化陪伴,協助病人和家屬產生反身性的思考,見證病人的存有經驗,協助病人從看得見的影像,對生命困境產生超越性的理解。心理照顧者對影像的運用,以心蓮模式做為藍圖,著重從生活化的歷程中,促發病人的心靈轉化。心理照顧者對影像的整合和運用,能為臨終心理諮商開創更大的空間和效能,促使病人和家屬在行動中獲得療癒,在關係轉化與超越個人的締結中獲得療癒。心理照顧者扮演促發者、整合者和見證者的角色。本文最後指出,影像紀錄只是工具,重點在於照顧者對臨終心理轉化,諮商目標有清楚的概念,體認到臨終心理諮商,是在一個更大力量底下所進行的工作。透過生命交會和見證,照顧者有機會一窺生命的奧秘,並透過影像將臨終生命的力量延續下去。
關鍵詞:臨終心理諮商、心蓮模式、心理照顧、緩和安寧照顧、紀錄片、影像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