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玲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蔡侑君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洪聰敏 台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本研究目的是想探究在陌生情境下抑制幼兒與非抑制幼兒在生理和行為反應的差異。研究對象篩選自 322 位 5 歲幼兒,計有 23 位抑制幼兒與 17 位非抑制幼兒,這些幼兒是依家長填寫氣質行為量表予以篩選而來。陌生情境設計是依 Kagan 的派典,以測量幼兒在陌生情境前的心跳速率和血壓、陌生情境中八項行為反應,以及情境後的心跳速率、血壓和腦波,以了解兩組幼兒在陌生情境壓力誘發的生理和行為反應的差異。結果發現在生理上,抑制幼兒的心跳速率高於非抑制幼兒,但兩組幼兒在血壓指數無差異,在腦波上,抑制幼兒在右腦前額葉較為活化,非抑制幼兒是左腦前額葉較為活化,至於行為反應上,在「靠近母親的時間」、「孩子說話的時間」、「同儕互相玩的時間」、「凝視其他幼兒遊戲的時間」和「接近猩猩的時間」及「拿取陌生人玩具」都達顯著差異,由結果獲知,國內抑制與非抑制與幼兒在生理和行為反應差異與西方研究發現類似,是不受文化脈絡的影響。依結果建議成人應協助抑制幼兒身心調節、重新思考陌生幼兒的組合、可從多元生理指標探索抑制幼兒、可交相了解抑制幼兒在陌生和熟悉情境的反應和考慮增加陌生物體和陌生人的強度等。
關鍵詞:抑制幼兒、非抑制幼兒、陌生情境、心跳速率、血壓、腦波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