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盈希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楊建銘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暨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
許世杰 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精神科
本研究探討原發性失眠患者的心理認知因素與減藥行為之關係,並檢視不良的睡眠信念是否透過自我效能及決策權衡的中介效果影響減藥行為。研究當中的 37 位原發型失眠患者主要來自醫院轉介,所有受試者在進行減藥計畫前及完成減藥計畫後,填寫睡眠失功能信念與態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Questionnaire,簡稱 DBAS)、決策權衡問卷(Decision Balance Questionnaire )、單題自我效能量尺 ( Single-Item Self-Efficacy Scale),並在為期 10 週的減藥計畫期間每天填寫睡眠日誌以了解其睡眠參數變化及藥物使用狀況。研究結果顯示,不良的睡眠信念與減藥行為的相關未達顯著,顯示不良的睡眠信念與減藥行為沒有直接效果,不良的睡眠信念與減藥的決策權衡、減藥的自我效能的相關皆未達顯著,而減藥行為與決策權衡及自我效能分別達到顯著性的相關。階層迴歸進一步發現,當控制人口學變項及疾病與藥物相關變項後,心理認知變項仍然能夠有效解釋減藥行為變異性達37.3%,達統計水準。我們發現減藥的自我效能以及決策權衡可以預測減藥行為,患者若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以及傾向評估減藥的好處,則可以減少較高百分比的助眠劑劑量。整體而言,患者的減藥行為除以藥物觀點來評估外,心理認知因素更是影響其減藥行為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原發性失眠症、減藥、睡眠信念、決策權衡、自我效能、助眠劑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