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琪 高雄縣文山高中
謝臥龍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當台灣社會結構由農業演化至工商業型態,加上西風東漸,性別平權呼聲頓起,因應時勢之所趨,家庭結構遂由父子軸的大家庭逐漸轉移為夫妻軸核心家庭型態,當家庭內部人際運作法則由男性中心傾向性別平權、單向強勢流於雙向均勢、而個體自主取代集體意識之時,其中傳統與現代價值的銜接與轉換,不免導致家庭成員適應與協調上的兩難,有些父親雖然試圖與子女建立對等而親密的關係,然而長久浸濡中國儒家講求倫常秩序的文化規範,使得傳統上下支配的習慣仍繼續傳衍,「父不親教」、「父子之嚴,不可以狎」與「遠其子」的現象仍存在於許多父子關係中。基於台灣社會變遷的脈絡,家庭意涵、功能與型態的演化,導致親子關係的質變,加上青少年身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與探究,當世代開始產生交替,處在傳統父子承衍主軸的文化信念與價值的中年男性,如何在女性主義掀起性別意識狂潮的波濤洶湧當中,在家庭結構、權力與地位的消長遷移之際,覺察與上代父親的互動,如何照應到與青春期兒子的親密關係,其中跨世代的轉變、演化與傳承,將是本研究所討論的主軸。 本研究為使受訪者能深度談說自身父子親密關係之跨世代影響,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來蒐集資料,資料分析方式則以敘說分析法加以系統化地澄清。至於研究取樣,本研究採立意取樣與滾雪球取樣,邀請核心家庭中育有正處於國中階段之男孩,正值 35 歲至 60 歲之中年父親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結果呈現出五項跨世代父子親密關係的差異與影響:(1) 敬而遠之的淡漠 vs 稱兄道弟的理想;(2)疏離與親情的糾結 vs 責任與親密的衝突;(3)委婉務實的照顧 vs 實際需要的回應;(4)負面的關懷 vs 多元的互動;(5)視域交融 vs 自我省思

關鍵字:親密關係,父子關係,跨世代,父職角色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