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志龍 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
邱發忠 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

本文分析 234 篇台灣的軍事心理學研究,以回顧台灣軍事心理學(military psychology)的過去、現狀並提出未來建議。本文將軍事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脈絡區分為:移植期、潛伏期、定型期、多元期等四個階段。分析結果顯示:(一)早期軍事心理學研究以「測驗評量」為主,移植美軍的研究成果,成為台灣應用心理學研究的先驅,但是在受軍隊委託研究的學者轉往民間發展後,軍事心理學的發展逐漸減少與停滯,直到政戰學校成立軍事心理研究中心及心理學系後,軍事心理學才重新發展。(二)軍事心理學研究具有個人特色,會因研究者的領域專長而限制了其研究廣度。(三)在質量上,整體而言軍事心理學的研究數量逐年變異頗大,而在品質上,則仍有進步空間。(四)在主題上,目前軍事心理學研究主題以「諮商臨床」和「組織行為」類研究為主,其它類研究較少,而這些較少被探討的主題包含了一些對軍事組織而言重要的議題(如:訓練、戰場心理等)。(五)在內容上,軍事心理學研究的探討議題過於分散,導致研究人力和資源無法集中,難以累積研究成果。(六)在深度上,目前軍事心理學研究比較像是「以軍隊為樣本」的社會科學研究,而非「針對軍隊特性」所做的研究,因此深度不足。(七)在應用上,目前軍事心理學研究對實務產生影響者並不多,造成研究和實務上的裂痕。(八)很多軍事心理學研究因為保密的要求,以致無法發表,因此限制了軍事心理學研究的能見度,及學術社群對研究品質的檢核。針對上述發現,本文提出未來軍事心理學發展之建議。此外,本文亦根據現況及軍隊之實務需求,建議未來軍事心理學可區分為五個專業領域加以發展:(一)諮商臨床;(二)組織行為;(三)教育訓練;(四)測驗評量以及(五)戰場心理。

關鍵詞:內容分析、回顧、軍事心理學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