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倫 東華大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
林耀盛 東華大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
余德慧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本土化心理學的「化」如何發生。本文根據楊國樞的理解,當今的全球化運動,全世界的心理學群都面臨西方強勢心理學的影響,因此,所有在地性的心理學群都必須面臨將外生性的心理學「內化」。本研究將論述的重點置於在地文化生成的過程,如何一方面能將外生性心理學內化為生產機制,另一方面又能使在地心理學獲得發展。本文首先揭櫫文化本身必須是非實體的概念,是一種因時因地制宜的物象化或設定條件,關乎「為我性」的掌握而無關乎是否有一實體存在,在一定的程度是詮解的、功能的、以及「在手」的。但唯其在地性流於封閉,因此,若欲促進在地文化的開放生成,在地研究者需透過他者文化的心理學作為與在地心理學相應。因為兩者不一致,兩者之間會有交錯的空間,研究者即是善於利用這不一致造成的空隙,保持自身文化的差異,進行攻錯,如交互問題化或交互參引,使得「心理學陳述」在不同文化脈絡獲得其自身的網絡化、交叉化。最後,為了使外生性的差異內化,我們主張透過修辭行動,讓心理學陳述的本生義轉義為在地文化,透過實踐的運作獲得本土生根的資質。

關鍵詞:非實體文化、交互參引、雙差異折射理論、修辭行動、本土化心理學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