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琴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學術應該是有熱情的, 本文希望能呈現這些冷知識背後的熱情後台。不同時代下的生活熱情,也因為這些熱情讓一些社心學者願意「冒險」去探究一些可能是無釐頭的新題目。回顧這些早年開創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社心學家們,當初推動他們的動力來自於他們的熱情。熱情來自於他原來的生活脈絡,熱情亦在社群團體中延續開展。這些都說明了原來的社會心理學是一個有熱情的學科。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不只是要做「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社會實踐,影響別人。然而,現代社會心理學對方法的刻意追求不僅對每個研究者的工作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對這門學科的整個體系也有消極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已變成了根據方法界線而不是實質問題來劃分的學科。以致文獻都充滿了除了能證明研究者技術高超外什麼都不能證明的研究。90 整個年代開始,一些歐陸的社會心理學家們開始出版「批判社會心理學」(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一些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們亦開始出版「應用社會心理學」(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無論是「批判」或「應用」,都是希望能持續這個學術領域原有對人及社會的熱情,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具人性且對社會有幫助的路。當然,對這些人而言,對單一研究典範的批判思考是必要的,對單一文化意識型態的批判思考也是必要的,當然對經驗的觀察與反思更是重要的。反觀在台灣的我們,似乎還得更努力,得透過更多人持續的努力,熱情才能傳承。

關鍵詞:批判、熱情、社會心理學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